壶天火龙闹元宵。
火流星开路,龙珠和火龙紧跟其后。
现场人山人海。
中国湘乡网2月3日讯(湘乡融媒记者:樊洛 陈树理)过了春节闹元宵,祈福新年万事顺。2日晚,在壶天镇,传承了150多年的民俗文化演出活动火龙灯会时隔三年再一次火热上演,当地群众以传统方式闹元宵、庆新春,祈福新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物阜民丰。
晚19时,壶天镇壶天村文化广场锣鼓喧天,礼花齐放。一条长32米,整体插有40余支烛火的火龙腾空而起,上下翻飞,威武壮观。十多名舞龙者舞着火龙健步如飞,高昂的龙头威武地抖动和旋转,长长的龙身跟随舞动,活灵活现,栩栩如生。火龙队由火流星开路,火流星是两个用铁丝做成的圆球型小笼,里面装上燃烧的木炭,舞动起来火星四溅,龙珠和火龙紧跟其后,整个舞龙队伍绵延近一里路,好不壮观。当火龙灯经过各家门口时,他们就走出家门点燃爆竹,俗称“接龙”。人群跟着火龙一路闹、一路跑,火龙到哪里,就把欢歌笑语留在哪里。
记者注意到,舞龙队伍中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,也有二十出头的青年。今年22岁的傅文杰是队伍中年纪最小的成员,受父亲影响,他自小便喜爱这一传统活动,长大后接过了父亲的衣钵,成为舞龙队伍中的一员。“我父亲舞龙灯已有30年,我也想像他一样,把火龙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。”傅文杰说。
壶天火龙灯源于清朝,相传一条赤蛇经千年修炼,成为火龙,祸害当地百姓。为挽救人们免遭火灾之苦,当地百姓设坛启奏火龙,答应每年新年正月初十到十五日,杀猪宰羊祭祀,玩耍火龙叩谢龙恩,求保一方平安。自此以后,小镇果然火患消失,人们无不欢欣。如今,壶天火龙灯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一项文化活动,所到之处鞭炮齐鸣,烟花如星雨,也展现了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。
“我在外地读书,一年回来一次,非常开心能看到这样热闹的场面。看到家乡越来越好,我特别自豪。”学生李伟彪说。
“今年是我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,希望壶天火龙灯这一民俗文化继续传承下去,祝愿家乡越来越好。”志愿者李紫芊说。
当晚的壶天镇火龙灯表演活动吸引了近2万人观赏,进一步扩大了壶天镇火龙灯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,有力地促进了壶天镇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。
一审 | 刘小琴
二审 | 邓余良
三审 | 谭鑫
副总编辑 | 周鑫
总编辑 | 储永祥
责编:
-
东山学校“校友回湘”暨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
-
共叙情谊 共谋发展!东山学校“校友回湘”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
-
“东山大讲堂” 第八期开讲 聚焦国家海洋安全形势
-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在东山学校作专题讲座
-
校庆添彩!国防科大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落户东山学校
-
翰墨贺华诞!王松灵院士创作楹联正式揭牌
-
赵新文视频调度全市中秋国庆假期值班工作情况
-
校友聚力反哺母校!东山学校130周年校庆捐赠仪式举行